什么是復合堿
復合堿
1.別名:代用堿(水處理專用)
2.主要成分:Ca(OH)2、活性白泥、硅藻土、活性炭、飽和堿液;
3.生產方法:以天然礦物為主要原料,經過物理化學處理、活化改性、高科技強化改性應用,與其他無機堿充分復合消化,然后分階段粉碎過篩,得到一種結構性能穩定的新型堿性絮凝沉降劑。
4.理化性質:細灰白色強堿性含油污泥。溶于水,溶于酸、甘油、糖或氯化銨溶液。溶于酸時釋放大量的熱。相對密度為2.24,熔點為5220℃,澄清水溶液為無色無味的堿性液體,PH值為12.4。
實際上,它解決了在各種廢水處理中使用燒堿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石灰量大、污泥多等問題,而廢水處理專用復合堿(環保專用堿)具有堿度高、用量少、成本低、對重金屬螯合效果好、制備簡單、污泥少等優點。復合堿的堿度和氫氧化鈉差不多,處理一升污水時復合堿的用量只有氫氧化鈉的一半多一點。復合堿不僅可以調節PH值,還具有污水絮凝沉淀、鍋爐煙氣脫硫劑等功能。對廢水中重金屬的去除、乳化油廢水中乳化油的破乳以及高懸浮物和色度廢水的混凝處理具有處理效果好、反應時間短、處理效果好的特點。調節酸堿度的效果非常理想,是替代燒堿和石灰的理想新產品。
該試劑主要由反復浮選得到的高細度鈣鈉堿調節劑和我公司配制的特殊螯合劑組成。本品制劑濃度一般為50-100g/l,具體制劑濃度由工廠場效應決定。在這種藥物的制備過程中,應遵循先水后藥的順序,藥物制備的攪拌方式為機械攪拌。
什么是石灰
石灰是一種以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主要成分為氧化鈣。石灰是由石灰石、白云石、白堊、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產品在900~1100℃煅燒而成。石灰是人類最早應用的膠凝材料。石灰在土木工程中應用廣泛,在國內也可用于醫藥。為此,以石灰為題材的詩歌在古代流傳下來,千古傳唱。
生產工藝
原來的石灰生產工藝是將石灰石和燃料(木材)分層鋪設,然后點火煅燒一周。近代生產使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立窯、回轉窯、流化床爐等設備。煅燒時間相應縮短,回轉窯生產石灰僅需2~4小時,比立窯提高生產效率5倍以上。出現了橫流式、雙坡式、燃油環立窯、帶預熱器的短回轉窯等節能效果顯著的工藝和設備,燃料也擴展到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氣。
所有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天然巖石,如石灰石、白堊和白云質石灰石,都可以用來生產石灰。
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天然巖石在適當的溫度下煅燒,分解的二氧化碳被排除,以氧化鈣(CaO)為主要成分的產物是石灰,又稱生石灰。
在實際生產中,為了加快分解,煅燒溫度往往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尺寸較大或煅燒過程中窯內溫度分布不均勻,石灰往往含有欠燒石灰和過燒石灰。熟石灰中的碳酸鈣沒有完全分解,所以使用時缺乏凝聚力。過燒石灰結構致密,表面往往覆蓋一層熔體,固化緩慢。生產原料中往往含有碳酸鎂(MgCO3),所以生石灰中也含有氧化鎂(MgO),根據氧化鎂的含量可分為石灰質石灰(MgO≤5%)和氧化鎂石灰(MgO>5%)。
生石灰為白色或灰色塊狀。為了使用方便,塊狀生石灰往往需要加工成生石灰粉、熟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將塊狀生石灰粉碎后得到的細粉,其主要成分為CaO;熟石灰粉,又稱熟石灰,是將塊狀生石灰用適量水熟化而成,其主要成分為Ca(OH)2;石灰膏是用較多的水(約為生石灰體積的3-4倍)熟化塊狀生石灰得到的一種膏狀物。也叫石灰漿。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
化學式: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適用范圍
特別適合膨化食品、香菇、木耳等土特產,以及儀器儀表、醫藥、服裝、電子通訊、皮革、紡織等行業的產品。
石灰和石灰石被廣泛用作建筑材料,是許多工業的重要原料。石灰石可以直接加工成石頭,燒成生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塊狀、純白色,含雜質時呈淺灰色或淡黃色。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為消石灰,消石灰也叫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Ca(OH)?。熟石灰制成石灰漿、石灰膏、石灰砂漿等。,可用作涂料和瓷磚粘合劑。純堿是由石灰石、鹽、氨等原料通過多步反應(溶劑法)制得的。利用消石灰和純堿反應制成燒堿(苛化法)。純礦床1286處,其中大型礦床257處,中型礦床481處,小型礦床486處(礦石儲量大于8000萬噸為大型,4000-8000萬噸為中型,小于4000萬噸為小型),礦石總儲量542億噸,其中石灰石儲量504億噸,占93%;大理石儲量38億噸,占7%。儲量廣泛分布于除上海以外的29個省、市、自治區,其中陜西省儲量49億噸,居全國第一。其余依次為安徽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四川(含重慶)省,各儲量34~30億噸;山東、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湖南、湖北各省儲量30-20億噸;黑龍江、浙江、江蘇、貴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內蒙古、青海、甘肅等省各有20億至10億噸的儲量;北京、寧夏、海南、西藏、天津各有5-2億噸儲量。